在博客和結交社區(sns)之后,微博變得非?;鸨?,曾經成為互聯網社會化媒體中用戶最為活潑的平臺,不但改變了普羅大眾分享信息、了解資訊的方式,更顛覆了媒體和企業的信息傳播渠道。
2006年成立于美國的twitter,讓世人知道通過電腦和手機,隨時隨地都可以分享只言片語,這種模式乍一看,似乎有點類似于網絡剛剛興起時紅極一時的“聊天室”,但實際上,它最大的不同有三點:一,微博是一個極其開放的平臺,任何人都可以閱讀、分享和對話;二,它可以讓用戶互相關注,互動性極高;第三,微博可以輕松地發圖片、視頻、網頁鏈接等等,幾乎可以整合所有互聯網資源。
微博來到中國是在2007年,“飯否”的出現讓人感覺就像一個山寨版的twitter,沒有人相信這種微型博客會有一天火爆起來,更多的人只是在圍觀。直到2009年的打砸事件,開始出現很多網友通過飯否直播,后來飯否停辦,新浪趁虛而入,憑借強大的名人資源和門戶優勢,在短時間內便扶搖直上,坐上了業界第一把交椅。緊接著,一部分企業開始意識到微博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營銷平臺,便開始不斷地實踐和探索。
微博營銷,外企占先機
縱觀微博發展的整個背景,有很多企業已經嘗到了甜頭,這大部分還是外資企業先走了一步。如在華的化妝品巨頭歐萊雅,不僅在各大門戶開通了官方微博,而且其中國區副總裁蘭珍珍也非常熱衷于“織圍脖”,微博內容圍繞著兩年來的媒體風尚大獎賽,除了宣傳歐萊雅的一些網絡活動之外,還不忘了嘮叨一些家長里短、兒女情長的事情,正因為如此,微博吸引了大量的“粉絲”(本文通指微博的關注者),更重要的是,網友反饋良好,形成了良性的互動和正面的品牌口碑。
由此我們可以看到,微博營銷在于兩個關鍵點:“誰在說”和“說了什么”?!罢l在說”指的就是品牌,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,在微博上說出來的話就代表著品牌形象,比如你有不滿情緒,在家里也許可以罵臟話泄憤,但在微博上則必須謹慎,你罵了大家都在罵的,那么反而會增加“粉絲”對你的認同度,但是如果你說了大家感覺不爽的話,口碑危機則隨時可能爆發。所以,“誰在說”決定了微博內容的受眾廣度,如果不是歐萊雅副總裁,有多少人會去關注博主與孩子的對話呢?同時,說的內容反過來影響著企業或個人的品牌口碑。
實際上,微博營銷是一種影響力營銷,把看似游離的語言碎片整合起來,潛移默化地把它變成對企業或個人有幫助的東西。這也就是為什么微博的關注度有高有低的原因,zappos的客服利用twitter賬號來和顧客聊家常,把賣鞋子做成了十億美元的生意;戴爾通過微博,把售后服務做成即時的溝通和互動,等等這些說明企業做微博營銷,并不是開個微博賬號來發廣告,如果把微博當成免費的推廣渠道的話,那么最終取得的效果有可能是截然相反的。
如何靠微博營銷突圍
微博之所以受到很多大企業的重視,是因為它同時具備:即時通訊軟件(im,如qq、msn等)、社區論壇(sns)以及基于位置的服務(lbs)和新聞發布的特性。早前有日本友人在商場廁所內,通過手機微博成功尋求廁紙援助的例 子已經說明了這一點,而在未來,微博將利用開放的api建立應用程序體系,可以讓企業發布商業消息,甚至可以自建商業專題,微博將演變成一個龐大的生態體系,在電子商務時代扮演重要的角色。所以,企業一定要掌握微博營銷的策略。